3月14日,学校在砺学报告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4年第2次集体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党委书记李长海作总结讲话。
李长海指出,本次集体学习是结合科研生产单位行业资格申请专项工作开展的扩大学习,针对此项工作,学校制定下发了科研生产单位行业资格申请工作方案,各单位要按照方案的任务分工,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确保获批科研生产单位行业资格。
李长海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坚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学校1+1655工作体系,全力完成6+1清单。一要落实好2024年科研工作任务。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锚定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开展人事分配制度、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头雁作用”、其他学科的“群雁作用”,打造高质量有组织科研工作体系,实现省级以上纵向课题立项、重大横向课题立项等科研经费到账额度、省级以上科研奖励、高水平科研论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突破。二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如何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关键是我们既要创造良好的平台和机会。要深入推进人才引育用管服退改革,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引”上谋策略,在“留”上出实招,在“培”上想办法,在“用”上给舞台,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晋升、服务、激励、流转和退出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要深入落实人才工作5个优先,即人才工作优先部署、人才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发展优先支持、人才服务优先落实、人才政策优先制定,要多措并举,坚持10个策略引进人才,以待遇引人、以感情引人、以政策引人、以事业引人、以平台引人、以活动引人、以会议引人、以宣传引人、以区域引人、以人才引人,要发扬“4千精神”引进人才,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三要扎实开展科研生产单位行业资格申请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达到审批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按照任务分工,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同向发力,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
李长海要求,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坚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一要做好敏感节点维护学校政治稳定工作。二要做好新一轮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三要强化舆情管控。四要压紧压实安全稳定责任。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切实扛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新起点、新理念下学校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底线意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持续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维护校园交通安全,严把食品、饮水安全关,保障校内施工安全,强化危化品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严防电信网络诈骗,强化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全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杜绝非正常死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今年是建校70周年、升本20周年,是更名山东航空学院后的起航之年,是落实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要坚持在安全中促发展的工作格局,为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党委委员、副校长杜伟以及飞行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负责人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畅谈了认识体会、提出了落实办法,做到了学习有高度、领悟有深度、践行有力度。
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飞行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理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
(资料来源:新闻中心)